国企改革的投资逻辑-宝慈资产 确定性收益.后社保时代 
国企改革的投资逻辑
作者:陈瑛      日期:2015-04-20

                    

 

由十八大开启的此轮国企改革将带来国企经营机制的巨大变化,从而带来国企经营效益的实质转变,这个转变在资本市场上体现为两个主要阶段,影响将是长期的,带来以国企改革为主的投资收益增长也将是长期的。第一阶段是资产注入时期,预计会从2014持续到2017年;第二阶段为业绩回归时期,预计会从2016持续到2020年乃至更长时期。

 

在第一阶段,国企资产注入的主要政策支持来自资本市场松绑,2014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取消上市公司资产购买、注入、置换行为的审批,为国企资产注入扫清了制度障碍。201511日实行的新《预算法》,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国家预算,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为解决我国财政,特别是巨额地方政府债务提供了新的主要资金来源。国有资产增值将带来财政收入提升,同时通过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质押股票参与定向增发,实现管理层激励,从而解决一直困扰国企经营效率提高的大股东、管理层和小股东三方利益不一一致的问题。

 

以我们曾经的一个投资为例,中航电子的大股东中航工业集团从09年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了3次资产注入,使中航电子从08年底亏损4.25亿元到2013年净利润6.5亿元,收入从08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3年底的60亿元。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都来自持续不断的资产注入。通过持续的资产注入,公司的市值翻了24倍。

 

公司市值的巨大增长是在中国国企改革持续进行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自1978年到2001年历经25年国有企业终于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完成战略调整,实现了脱困的目标。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此国企改革进入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新阶段,05年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后,中央企业加快了整体上市的步伐。

 

在第二阶段即业绩回归阶段,一方面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消费服务和高端装备将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引擎,而国企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政府资源,这些都为国企获得长期持续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一致,充分调动管理层和员工积极性,三方利益的一致将促使国企经营效率持续改善。

 

以新华医疗公司的成长为例,2009年淄博矿业集团入主公司后,公司开始外延收购之路,到2014年共完成十一次收购,通过持续的并购,公司不仅拓展了产品线,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高速增长,业务范围从灭菌设备、医学影像设备到IVD试剂和仪器、血液透析设备和服务、医院服务、骨科耗材、PVC软袋和中药制药设备。

 

收入从上市之初的2.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4亿元,年增速达到29%。市值从2002年的10.2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1.96亿元,11年翻了10.94倍。

 

此次国企改革将释放巨大的政策红利,通过投资于实施改革的国企,我们将能够分享这一政策红利。首先,收益空间是可以达到5-6倍。截止2013年底,我国国有资产价值约100万亿元,而到20148月底,我国股市总市值只有26.87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总市值17.8万亿元,国有资产的价值已达到上市国企总市值的5.6倍。

      

其次,收益回报期将长达3-5年。一方面,在国有资产股权化管理的大趋势下,国企资产注入的空间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我国存在央企和地方国企,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产注入过程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也为投资带来长期的机会。若考虑到业绩增长带来的长期促进作用,国企改革将在3-5年的时间内带来相关股票5-6倍投资回报。

 

最后,国企改革的风险是可控的。在巨额政府债务压力下,国企资产注入实现价值增值是解决债务问题的最终方法,国企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注册制、国企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国企经营效益千差万别都是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

 

你还未登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