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3月,五道口金融沙龙第28期主题活动《科创板解读和实操指南》召开,近200名金融从业者到场参加。宝慈资产投研总监陈瑛受邀分享了科创板上市条件,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方法、估值的锚定与风险等内容。陈瑛认为,科技创新企业的经营两大特征为新供给和高投入,表示科技创新企业引领着未来,互联网经济进入成熟期,人工智能经济已经萌芽。

以下为本次陈瑛讲解的主要内容:
2018年11月5日科创板宣布成立,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1月监管当局发布正式稿,对科技创新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条件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与已有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市场定价、企业盈利、上市审核等等制度安排上有较大不同,科创板明确不限制发行价,允许亏损公司上市,允许红筹CDR模式,并且注册审核主要由交易所完成,在交易规则上明确,上市前5个工作日无涨跌幅限制。其中允许企业尚处于亏损期也有机会上市,这是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经营特点而特别设定的上市条件。
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企业通过开拓新的领域(社交网络)、推出新的产品(智能手机)或推出全新的经营业态(电商),创新供给,从而创造了广阔的消费需求空间,实现用户规模的广泛覆盖,体现为营业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但是,互联网企业的用户规模增长来自持续的高投入,高投入与高成本并存,虽然营业收入也快速增长,但是在经营初期往往巨额亏损,甚至长期亏损。
对于所有金融资产估值均是基于DCF模型,即现金流折现模型,这意味着资产的价值是其未来可以带来的所有年度现金流的折现值。
在投资实践中,对未来各期现金流的预测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用PE倍数,即市盈率(市值与盈利的比值)来评估企业估值的合理性。
但是,在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估值时,投资者会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这些企业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它们的高投入也带来持续亏损。此时,PE估值并不适用。
目前,科技创新企业大多处于互联网领域,借助网络链接带来边际成本为零的优势,互联网企业实现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通过用户价值的实现获得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用户价值是互联网企业价值增长的核心,用户规模的增长驱动着收入规模的增长,利用PS估值是较好的评价互联网企业价值增长潜力的方法。
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为例,到2017年,98%的成年美国人会选择在亚马逊上购物,其中35%的人至少会每周在平台购物一次,Prime付费用户超过1亿人,预计2018年将超过1.2亿人。
从2001-2018年,亚马逊的收入扩张了75倍,从2000年的28亿美元,扩张到2018年的2329亿元。
图1 亚马逊的营业收入(亿美元)及增速
自2001年到2018年,亚马逊的总市值增长了184倍,45%的市值增长来自收入提升,55%的市值增长来自估值提升。大部分年份,亚马逊的PS平均估值大体稳定,在1.5-2.5区间内波动,但是,2015年之后,PS估值突破区间,导致从2001到2018年,亚马逊PS估值提高了6.6倍。
图2 亚马逊的总市值与PS估值
收入规模扩大和估值增长是驱动亚马逊市值在17年间增长184倍的主要原因。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用户规模的扩张,而估值增长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亚马逊的电商业务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自2000年开始,电商对实体商业实现替代,2018年亚马逊的收入规模已达到沃尔玛收入规模的一半,如果未来亚马逊仍保持每年30%的收入增速,2022年它将超越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
图3 沃尔玛的收入规模和收入增速
第二,亚马逊的盈利质量良好。虽然从2016年开始,亚马逊净利润才突破10亿美元,实现“利润跳跃”,但是自2000年以来,亚马逊只有三年自由现金流为负,自由现金流是指扣除必要的资本开支后,一家企业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净额,这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入完全可以满足用户扩展所需的必要投入,这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持续经营能力。
图4 亚马逊的净利润与自由现金流
第三,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美国的无风险利率(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从2000年1月6.79%下降到2016年7月的1.37%,无风险利率下降了4.96倍,带来风险资产估值的持续上升,贡献了亚马逊估值提升的75%。
图5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
虽然互联网经济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摆脱经济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实现长期持续快速的增长,但是,它仍有无法摆脱从成长到成熟的发展规律,也会面对其增长的天花板和估值的顶点。
这种增长的极限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企业将面临“估值悬崖”。当互联网企业的用户规模达到“临界点”,由此开始,互联网企业投入增长放缓,即成本增长的速度开始低于收入增长的速度,与此同时各项费用开支也随着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效应,互联网企业开始盈利,并且盈利往往是翻倍或几十倍的增长,互联网企业实现了“利润跳跃”,此时,PS估值不再适用,需要切换道PE估值,在这个估值方法的切换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将遭遇“估值悬崖”,即估值的持续下降,由此带来企业整体市值增长的放缓或大幅缩水。
以电商平台巨头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PS估值从2014年25倍降到2019年3月的8倍,PS估值下降了68%。在此期间,阿里巴巴收入平稳增长,年均增速仍达到43%,尽管净利润增速剧烈波动,但是年均增速高达80%,而其PE估值在30-50倍区间内波动。
图6 阿里巴巴的估值
第二,互联网企业将面临“收入天花板”。亚马逊80%以上收入来源自电商业务,预计4年内亚马逊将超越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收入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可见。
亚马逊在2016年实现“利润跳跃”,是因为电商业务的毛利率快速提升,最终带来净利率的上升,合理净利率水平将决定亚马逊利润的增长极限。
考虑到亚马逊大部分的业务来自电商,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沃尔玛,商业零售企业的价值来源于生产者剩余,虽然电商企业通过互联网扩展用户,不需要大规模线下开店,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商品的性价比仍是她们最重要考量,亚马逊也不能攫取过多的生产者剩余,特别是当它逐步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时,
它能够获取的仍是平均剩余,从这个角度来看,亚马逊的净利率水平应与沃尔玛相当。
作为美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净利率最高时为4.03%,2018年亚马逊的净利率达到4.33%,考虑到零售企业价值增长来自生产者剩余,过高的零售净利率必然损害亚马逊的竞争能力,毕竟其80%以上的收入来自电商。
图7 美国两大零售巨头的净利率对比
当然,亚马逊拥有比沃尔玛更多的利润率提升能力。亚马逊的经营模式主要是赚取自营商品差价、第三方收取平台服务费(可以选择亚马逊发货服务)、会员费Prime会员。阿里巴巴主要是第三方平台电商,不提供物流,无自由库存等经营费用,佣金和电商广告贡献主要利润,因此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
亚马逊自2017年开始,加大电商广告的运营,带来电商业务综合毛利率的提升,从而带来净利率的提升,最终开始大规模盈利。
图8 全球两大电商(平台)企业的净利率对比
根据亚马逊的当前业务和发展路径,它的合理净利率水平将介于沃尔玛和阿里巴巴之间。参考阿里巴巴电商广告毛利率最高时达到75%左右,电商广告业务提升将对亚马逊电商综合毛利率上升有极大贡献。考虑到亚马逊仍以自营电商为主,且阿里巴巴的电商广告毛利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即使考虑电商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长,亚马逊的净利率仍将显著低于阿里巴巴。如果亚马逊净利率以每年2个百分点提升,2021年开始,亚马逊的净利润增速将降到40%左右。
第三,大批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将遭遇“债务陷阱”。只有极少数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实现收入规模的持续翻倍增长和良好的盈利质量。FAANG中五大科技股公司都在遭遇各种各样的增长瓶颈或触及天花板。即使像奈飞、特斯拉这样仍有巨大增长空间的流媒体和新能源汽车公司无一例外的遭遇到债务陷阱。
2009年开始,奈飞的自由现金流加速恶化,只能依靠债券融资支撑持续的高投入。一旦美国经济放缓,信用风险上升,垃圾级企业债利率可能大幅上升,利息负担已足以将公司压垮。
图9 奈飞的自由现金流与企业债负担
不论是企业还是经济体,都呈现周期波动。根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全球存在着技术创新的周期,平均长度54年。1982开启了本轮技术创新周期,典型的特征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从工业生产到消费生活,经过近50年的发展,互联网经济已经渗透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大规模的改变着人类社会。
这种全面的渗透也意味着互联网经济的成熟,从世界各大互联网企业巨头的巨额盈利和庞大的规模,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增长天花板了,它们纷纷遭遇估值悬崖或债务陷阱,已经无法像过去20年那样引领未来了。
新的技术创新周期已经开启,以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改造着工业生产。
三一重工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之一,2017年的其员工总数1.4万人,相比2013年时的2.8万人下降了50%,相比2011年顶峰时的5.2万人更是下降了73%。
对比而言,2017年三一重工的收入规模为383亿元,超越2013年时的373亿元,也就是经过不到5年的时间,三一重工以当年一半的员工总数实现了2013年全年的生产规模,这种生产效率的突飞猛进正是来自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
就像互联网经济的初期一样,人工智能经济也将先是在工业生产领域带来生产率的大幅提升,随后是对生活的改变,最终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脱胎于工业自动化,以5G为基础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升级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由此开始,人工智能经济将取代互联网经济,成为驱动全球未来50年技术创新周期的核心力量。
在互联网企业纷纷遭遇估值悬崖的时候,人工智能企业也许会藉由在消费应用的广阔空间,迎来价值飞跃。
2019-04-01
题记:
股票不是电脑屏幕上时刻跳动着的数字,就像所有的商品一样,它由其内在价值决定;股票又与一般的商品不同,你没法通过“使用”来判断它的价值,因为每一支股票背后都是一家企业,股票价值由这家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决定。
你需要有充足的信息和数据,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具备理性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对企业的未来进行可靠的判断,才能发现股票的价值。
在此,我们从价值、价格、逻辑和模型四个方面,形成72讲课程,全面构建“价值投资”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建筑起自己的股票投资体系,指导投资实践。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这正是股票投资中的最大挑战,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基本规律,以此认识变化,才能发现价值,让我们开始系列一的课程《“价值+投资”:价值分析的框架》,它的关键词就是价值。
价值分析有两大基本理论,它们是均衡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均衡价值理论总结起来,就是供求决定价格,价格衡量价值。价格虽然涨落不定,但价格的涨落总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这个中心就是商品的价值。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而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它们就是所有价值分析中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动。
我们会从具体案例入手,仔细讨论有关价值的基本问题:什么是价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价值并不必然联系,那么价值分析还有什么用?如何像企业家那样思考?你要买什么?资产价值有三个层次,它们是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和实际价值。它们代表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如何计算?在价值分析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们?企业的真实收益是多少?企业未来盈利的线索有哪些?
随后,我们会开始系列二的课程《“价值+投资:投资判断的方法”》,它的关键词就是价格。
投资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在价格低于价值的合理范围内,可以保证投出的本金获得合理、满意的回报,这就是投资标准。价格自始至终都是基本的影响因素,价格与价值的溢价或折价构成了投资与投机的判断标准。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对130年间美国股市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94%股价波动不是由公允价值来决定的,是由其他因素来决定的。股价是实际交易的结果,实际交易背后是多方面的驱动因素,例如重大事件、股票趋势变化,投资者恐慌和乐观情绪等,都会使股价大幅波动。我们会对影响股价的因素进行分析,介绍几种主要的股票估值方法,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现实存在着多样性,基本规律(价值)和价格分析是对共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在系列三课程《“价值+投资”:行业投资逻辑》中,更进一步,从思维逻辑角度,分析18个大类行业。

股票价值是一家企业在其生涯中所能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在计算股票价值都必须特别注意未来现金流量的修正与利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它是评估股票的唯一方法。
现在,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系列——系列四的课程《“价值+投资”:股票估值模型》,对决定企业实质价值的因素进行数量化,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帮助我们从经营实质和长期远景进行思考,以期改善投资绩效。
课程大纲
第1讲:如何获得信息?
1)财务报告
2)网络信息
3)现场调研
第2讲:资产负债表
1)“资金生产机”
2)经营过程
3)资产负债分析
第3讲:利润表
1)三大逻辑关系
2)权责发生制
3)成本会计
第4讲: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的涵义
2)经营现金流
3)流动性危机
第5讲:自由现金流
1)“自由”最重要!
2)资产、利润与现金流
3)现金成果
第6讲:股票
1)权利凭证
2)预测未来
3)演绎法
第7讲:DCF模型
1)时间价值
2)复利效应
3)DCF模型
第8讲:估值模型
1)6步法
2)分析数据
3)合理预测
第9讲:经营成果
1)收入
2)毛利
3)净利润
第10讲:销售费用
1)销售渠道
2)广告宣传
3)品牌价值
第11讲:管理费用
1)研发投入
2)股权激励
3)折旧摊销
第12讲:财务费用
1)负债
2)利率
3)流动性危机
第13讲:资产减值损益
1)应收账款
2)存货
3)商誉
第14讲:投资净收益
1)“偶然”项目
2)长期股权投资
3)处置资产
第15讲:公允价值变动
1)交易性金融资产
2)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
3)衍生金融工具
第16讲:营业外收支
1)政府补助
2)罚款
3)会计制度调整
第17讲:税项
1)增值税
2)所得税
3)递延税项
第18讲:少数股东权益
1)子公司
2)持股比例
3)会计处理
温馨提示:
1. 系列四将于2019年1月8日正式开讲,每周二16:00更新一讲;
2.私房课两周年抽奖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大家抽到的折扣券有效期为一个月,没有使用的可不要浪费了哦。陈瑛老师的系列四已经上线,早已迫不及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折扣券,享受我们的优惠购课吧。
优惠券查询步骤:进入“财新私房课”公号,依此点击“最新课表”-“我的”-“优惠券”,点击优惠券就可以进入我们的课程列表选购课程啦~
不知不觉,四个系列的课程就要完成了,希望你已经拥有了穿越投资迷雾的“指南针”——价值分析!
2018-12-27
做投资的人应该没人不知道沃伦·巴菲特的大名,2018年3月6日,巴菲特以840亿美元身价列第三。而巴菲特的身边有位黄金搭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却鲜为人知。因为这位巴菲特的好朋友,“幕后智囊”、“最后的秘密武器”相当的低调,在外界的知名度一直很低,透明度高,其智慧、价值和贡献也被世人严重低估。。
1924年1月1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直接进入加州法院当了一名律师,并开始投资于证券以及联合朋友和客户进行商业活动,其中一些案例已被编入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经历一次成功买断后,芒格渐渐意识到收购高品质企业的巨大获利空间,“一家资质良好的企业与一家苟延残喘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一个接一个地轻松作出决定,后者则每每遭遇痛苦抉择。”
这位今年已经94岁高寿的老人,在过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目前市值已接近1300亿美元,拥有并运营着超过65家企业。
他最为外界称道的是他涉猎的广度和深度,以至于被视为世间少有的“通才”。 他并没有让自己像一束激光那样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投资理论,而是在很多领域广泛涉猎、深入研究,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心理学、法律、数学、生物以及工程学等等,并将从中得到的启发用于投资。芒格自己曾说:“形成习惯去掌握现实背后的模型,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芒格开发了一套他自己所谓的“思维模型”,他就用这种模型去评估投资机会。事实上,他已经打造了超过100个这种模型,且经常使用。这100种模型往往能够带来特别大的力量。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你就能得到巨大的能量效应;这是两种、三种或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且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和。那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质量,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质量,你就能引发核爆炸——而如果你没有达到那种质量,你将什么也得不到。有时候各种力量只是简单地相加,有时候它们会在临界点或者临界质量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投资模型是我们进行投资决策时的一个工具,它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我们在实际投资中会遇到的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
构建投资模型就是要把本质的东西反映进去,把非本质的、对反映客观真实程度影响不大的东西去掉,使模型在保证一定精确度的条件下,尽可能的简单和可操作,使我们可以做出可靠的投资决策。
本质上说,思维模型是对世界某些方面的简化和缩影,是某一特定现实的缩略图。他们是适用于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准则,能够帮你作出更好的决策。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看重思维模型的构建,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和思想家都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思维模型,包括桥水基金的创始人Ray Dalio在内,多位金融界的大咖都将思维模型应用于自己的投资及生活。
而现在,这里就有一个机会让你也能学习思维模型的构建,让你也能像众多金融巨头一样有自己的思维模型。财新私房课:陈瑛“价值+投资”:行业投资逻辑(系列三)即将上线。在完成“价值分析”和“投资方法”的讨论之后,我们将进入投资逻辑的构建阶段,选取18个典型行业,手把手教你打造“思维模型”,再来教你如何将你的“思维模型”用于你的生活,不仅限于评估投资机会,更是拓展知识边界,让你看透行业逻辑,跟对投资热点,让你对整个世界有更新的认识。
让我们继续扬帆起航,来完成“价值+投资”的旅行吧!
悄悄告诉你,购买过(系列一),(系列二)的用户这次有优惠!
"价值+投资":行业投资逻辑(系列三)课程链接:http://course.caixin.com/expert.course/course/reserve?courseTimes=1527564596
"价值+投资":价值分析的框架(系列一)课程链接:
http://course.caixin.com/expert.course/course/reserve?courseTimes=1500621429
"价值+投资":投资判断的方法(系列二)课程链接:
http://course.caixin.com/expert.course/course/reservecourseTimes=1513158578
系列三课程大纲:
第1讲 医药行业
1)市场空间 2)竞争壁垒 3)政策影响
第2讲 银行业
1)净息差 2)不良率3)资本金
第3讲 保险行业
1)内含价值 2)投资收益3)偿付能力
第4讲 证券行业
1)经纪业务2)资产管理业务3)投行业务
第5讲 地产行业
1)土地储备2)预售与结算3)净资产价值
第6讲 家电行业
1)竞争格局2)销售渠道3)预收与应收账款
第7讲 传媒行业
1)电影电视2)社交媒体3)视频网站
第8讲 食品行业
1)白酒2)调味品3)乳制品
第9讲 农业及养殖业
1)需求2)供给3)周期
第10讲 纺织服装业
1)纺织2)正装及休闲装3)童装及运动装
第11讲 零售业
1)电商2)百货及卖场3)超市
第12讲 汽车业
1)轿车及重卡2)新能源汽车3)零部件
第13讲 机械行业
1)工程机械2)电力设备3)军工
第14讲 通讯技术行业
1)通讯设备2)软件3)电子元器件
第15讲 人工智能行业
1)AI 2)自动驾驶3)语音识别
第16讲 机器人行业
1)工业机器人2)服务机器人3)手术机器人
第17讲 公用事业行业
1)电力2)水处理3)行业比较
第18讲 交通运输行业
1)铁路2)公路3)航空
宝慈研究院作为宝慈资产核心研究机构,坚持历史理性分析框架,把握市场动向,结合当下热点,分析文章具有严谨逻辑和数据支撑。这些内容会在公司网站、“晨瑛长期投资”微信公众号、“陈瑛_长期投资”新浪微博同步更新。另外可以在喜马拉雅听及蜻蜓FM订阅收听“晨瑛长期投资”的音频内容。
晨瑛长期投资 微信公众号
声明:投资报告中涉及到的投资说明,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2018-06-15
2018年2月1日上午9点30分,宝慈资产投研总监陈瑛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直播录制,在《首席看市》子版块中以“寻找今年最有潜力的行业”为主题,与本期节目主持人罗晓芳深度互动,阐述了对2018年股市行情、创业板、新能源、环保、大消费等行业板块的市场前景,并再度强调了长期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
以下是节目主要对话内容:
一、2018年1月股市行情特征
1)、行情高涨的银行股
主持人:您怎样看待目前A股市场行情所处的阶段,以及它的风险和机会?
陈瑛:某种程度上,今年1月A股大涨是跟随美股上涨的结果。原因在于2018年6月A股将被纳入MSCI,全球投资者对A股关注度将显著上升。海外投资者进行全球配置时,将发现中国经济有明显的企稳迹象。其评价核心在于金融股:如果按照2017年PE(市盈率)对中国银行股进行估值,则其平均PB(市净率)水平尚未超过一倍,同期美国银行股则平均有1.4倍左右。
从盈利增速来说,中国银行股已度过风险最大的阶段,成为全球银行股估值洼地。因此,2018年1月起资金大量涌入银行股,并带动整个A股市场的行情,其中招行、建行、工行等明星或大行对A股行情带动效应明显。
2)、近期的快速调整
主持人:最近两天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市盈率超40倍的股票跌幅明显,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瑛:股价快速的回调,某种程度反映中国股市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投资者认定手中股票业绩不佳或估值过高时,将果断卖出以规避风险。这也意味着未来无业绩支撑,仅因炒作而上涨的股票,股价将难以为继。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未来A股将逐步向港股化发展,投资者将选择业绩优良,估值合理的股票进行投资,而这必将促进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创业板投资机会
主持人:有机构认为创业板已经是“熊尾牛头”,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创业板有机会吗?
陈瑛:要想抓住创业板的投资机会,必须精准研究个股。目前创业板整体估值相对大盘仍然偏高,但相对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低点,因此可以考虑适当配置。从个股选择来看,传媒、医药等行业未来增速可能较高。以传媒行业为例,2018年年初电影市场销售数据非常好,将为相关行业带来较高营收增速。另外从估值来看,部分传媒、医药行业的创业板公司股票估值已经降到20、30倍PE左右。
三、新能源与环保股的市场前景
主持人:您对新能源和环保板块的观点是?
陈瑛:环保板块方面,中国经济转型为环保板块带来了旺盛的需求,但环保行业营收大部分来自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为企业带来大量应收占款,使企业面临较大财务压力。所以,虽然环保板块未来发展趋势向好,但投资者必须仔细研究环保板块标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其中需特别关注公司资产负债表是否健康。
新能源板块方面,新能源未来发展值得长期看好,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中国乃至全球的未来趋势所在。但2018年新能源车补贴已确定进一步退坡,投资者需关注我国未来补贴退坡政策的力度,以及企业电池容量的提升能力。以上因素是2018年新能源车整体增速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大消费概念的长期投资逻辑
主持人:从去年开始,大消费牛市特征特别明显,白酒板块走势最强,其他消费品走势相对较弱一些,您觉得今年这种局面会保持下去吗?
陈瑛:消费将成为未来的长期投资逻辑。大消费的投资核心在于中国已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总量以及贡献度均超过50%,未来贡献度可能达到70%到80%,与美国1980年代的经济发展相类似。美国在1980年代,用15年的时间,在2000年左右使其消费占GDP驱动力的比例达到80%。预计未来在中国消费也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驱动力。
该逻辑落实到食品饮料行业上,其核心也在于中国经济触底恢复。以白酒为例,部分白酒属于商务消费类型,我国经济触底恢复以及消费驱动型经济的逐步浮现,为白酒带来显著营收增长。
但在未来一年乃至很长时间,仍不能“高枕无忧”,需密切关注消费行业的未来表现。
五、长期看好医药行业
主持人:您一直坚持看好医药行业的投资观点,您对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陈瑛:医药行业将成为未来长期有效的消费投资方向。核心逻辑在于: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自2014年起,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比例已超过10%。以日本为参考:中国目前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人口结构与1975年的日本非常相似。而目前日本老龄化人口占比已达26%,预计18年底将达30%。同理,中国未来老龄化人口将持续上升,而老龄化人口将花费人生全部医药费的80%。也就是说,老龄化社会将为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年增长率将在15%左右持续很长时间。
主持人:医药板块子行业众多,既有创新药,也有生物医药,也有传统中药,还有基因测试,医疗器械等等细分,您更看重哪一方面的机会?
陈瑛:在众多医药板块子行业中,机会最明显、可选公司最多的子行业是创新药行业。该行业近两年出现的重大变化是:之前一款创新药审批通过至少需要32个月,当下可以在8个月经由特别通道通过审批。目前一款重磅创新药上市后首年收入可达5亿人民币,这就意味着一款在8个月内通过的新药可以为公司贡献1.5-2亿利润额,对医药公司而言意味着极高的贡献度。
宝慈研究院作为宝慈资产核心研究机构,坚持历史理性分析框架,把握市场动向,结合当下热点,分析文章具有严谨逻辑和数据支撑。这些内容会在公司网站、“晨瑛长期投资”微信公众号、“陈瑛_长期投资”新浪微博同步更新。另外可以在喜马拉雅听及蜻蜓FM订阅收听“晨瑛长期投资”的音频内容。
晨瑛长期投资 微信公众号
声明:投资报告中涉及到的投资说明,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2018-04-22
尊敬的投资人:
由北京宝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我公司)发行管理的“宝慈分红优选8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于2018年1月16日正式成立。本基金已按规定完成备案,基金业协会备案编码【ST1401】。
作为本基金资产管理人,北京宝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我公司)将以投资人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勤勉尽责,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管理、运用基金资产,审慎处理基金各项事务。
特此公告。
北京宝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1月20日
宝慈分红优选8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rar
2018-01-20